5)第七百九十四章:魏王称夏_秦歌一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那么魏国在攻打齐国的时候,就要小心韩国从后面刺上一刀,从前的韩国不可怕,而现在的韩国却是已经有能力威胁到魏国了。

  韩国的新军是十万,在历史资料里,齐军马陵之战,用的也是十万大军攻大梁。从前齐军攻不下来,可是这时的齐军却已经有这股实力了。而韩国多不多,少不少,十万大军也算是有的。自然是可以达到和齐国一样的效果!所以,在魏王的心里,这个战略要改改了。

  攘外必先安内,赵国没了,可是韩国还在,魏国无心和强大的北秦大战,谁都知道两强相争,只会两败俱伤。如果魏国和北秦都是刺头,如同巫妖一样,势不两立,那是明知道会同归于尽,也是要死拼到底的!可魏国并没有想得罪北秦,北秦更是小心的不去刺激魏国。

  有实力可以自保,又有一个良好的态度,所以魏与北秦,虽然有着一些可能的敌意,但却并非一定要打!两国是平安无事!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北秦的声誉很好。比如秦国,他的声誉就不好,经常打魏国,看到魏国来了吧,又低头哈腰的。从这一点上看,秦国的这种态度和小日本有点像,小日本身上有着秦的血缘,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。秦孝公打不过魏国,就低头,有实力,就打过去。但秦国低头还要自尊,不称臣,不纳贡。而日本也是如此,日本自傲为天皇,向中原低头,但是不称臣,不纳贡,以天皇自尊。中原强,老实,中原弱,立时就打过来,想要占便宜。但北秦国没有这样,魏国在中原的计划中,北秦只有一支微不足道的雇佣军,除此之外,就一点军事行动也没有了。所以魏国在朝议时,总会略过北秦。

  北秦虽然强大,但在魏国的心里,没有危机感,可是韩国就是大不同啊大不同。想当年吴强越弱,可是最后越国却是灭了强大的吴国!三晋是一家,魏可吞韩,但同样的,韩国也可吞魏。魏国要迁都大梁,大梁离新郑是很近的,有了上次齐国的那次军事行动,魏国上下对大梁很是看重,当然要着重的考虑到这一点!所以,一个军案就提出来了。那就是,欲得天下,要灭楚,要想灭楚,先拿下齐国,有了齐国的财富,魏国才可以再练三十万军,到时,百万大军过长江,灭了楚国,天下在手!多美好的一个军事构想,只是要想达成,就要一步一步的来,要灭齐,就要除掉后顾之忧,那就是韩国!灭韩——灭再灭楚!

  这就是魏国的军事谋划!魏王决定先向韩国起进攻。由此便引了著名的马陵之战。

  攻韩的方略是太子申、丞相公子卬两人联名提出来的,归结为“灭韩震齐”四个字。先灭掉最弱的韩国,以此来震住齐国,挟灭韩大战之胜,与齐国,定不平之约!以不平之约,来弱齐,弱了齐,再灭齐,一步步来,把强大的齐国逼到死路上,然后,就可以再攻楚国,至不济,也可以在中原独强!

  有了上次齐军攻大梁的经验,魏国已经吸取了教训,毕竟,魏人可不是傻子,这次魏国全力攻灭距离最近的韩国,魏国大梁和韩国都城新郑相距仅仅一百多里,且全部是平原地带,如果用风驰电掣的骑兵,只要半个时辰就可赶到,就算不是骑兵,用步军,也不会过两天,这段时间里,齐国胆敢再攻大梁,魏国就可以一举歼灭,收一箭双雕之功效,同时可以报仇。若齐国不敢来救,那韩国一定不是魏国的对手,魏国灭韩后立即向齐国宣战,齐国必惧,可趁机定下不平之约,弱了齐国,再一举灭之。

  “灭韩震齐之要旨,在于诱齐兵!”太子申振振有词。“齐国若故伎重演,则正中我下怀!”丞相公子卬兴奋补充。魏王听了军议,真是直觉得老怀大慰,我大魏……称夏有望!

  整理布。

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,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,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!

  最新全本: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ingling5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